一次令人难忘的山地救援_全球热资讯
【资料图】
□讲述:徐麟(浙江省新昌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 整理:本报记者 谢佳 通讯员 石嘉浩 陈晓锋
2022年12月19日21时10分,我接到沃洲派出所电话称,新昌县沃洲镇祝家庄村一名老人于当天下午在山上走失,气温低、光线暗、走失时间长、搜索范围广,导致搜救工作进展困难,现急需警用无人机增援,我第一时间带上我的“战友”和热成像镜头赶赴现场。
10余公里火速救援的路上,我一边电话联系现场民警了解情况,一边给同事王鹏增、张源源布置分工。21时35分,我们到达目的地,室外温度将近零摄氏度。“事不宜迟,大家赶紧行动!”我招呼同事开始架设警用无人机,同时再次向现场民警确认老人走失的大致方向。
“老人年纪大,不可能走远,很有可能在某处歇脚休息,但气温骤降,必须抓紧时间,否则失温会给老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我断定老人所处的位置就在一公里圆形范围内,我操控警用无人机立刻展开搜救工作。
“我主操控,你负责云台镜头与灯光协作飞行,张源源你主要关注一下界面。”在紧张的救援队伍中,一架带有热成像镜头的警用无人机破空而起,朝着预定的方向飞行,扫过一片片陌生的山林。10余分钟后,山林的北部和南部已被我排除,并没有发现热源,还有西部未排查。但由于当时的飞行环境过于寒冷,电池电量消耗过快,换完电池之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操控警用无人机飞向山林西部继续开展搜救。
21时55分,“发现人形热源!”我兴奋地喊了出来,赶忙提示周围操控同事,并操控警用无人机迅速下降前往热源位置,“先联系确认身份”“快安排救援人员赶往目标点”,救援行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经联系民警和其余搜救人员确定,我们找到的就是走失老人,我利用警用无人机灯光为搜救人员进行空中引导,帮助搜救人员安全抵达走失老人身边。返航途中,我继续亮起警用无人机的探照灯,为老人和搜救人员照亮返程的路,引领大家安全将老人送到警车上。
民警心声
身为人民警察,守护群众平安是我的职责,万家灯火是我最希望看到的。小机器、大科技,无人机就是我的“眼”和“耳”,我将立足于常态化无人机空巡的基础,继续协助其他警种打击违法犯罪,救助受困群众,让救援和实战提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
标签: 令人难忘的